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- 友盡君yjj:210.44.246.220導演的敘事邏輯有點像韓國版的馬丁·麥克唐納,人物的行動線索看起來似乎是毫無邏輯的:該哭的人沒哭,不該哭的人卻哭了;突如其然地分手,又莫名其妙的和好;似乎有著某種親近感,卻悄無聲息地不辭而別……可以說整部電影是由內在邏輯和人物情緒主導著故事的走向,并且不時會被一些偶然性的因素打亂,將故事引向觀眾永遠無法提前預知的敘事迷宮中。
- 阿拉尼:182.82.111.230昨晚熬夜看了兩集。母女之間爭吵的戲份感觸挺深的,不自主的想起了我和媽媽。在一起時時常吵架,不住一塊兒又很想念。好好珍惜吧~
- 一只柚子:222.81.21.216沒看完,對中產階級中年男子的人生苦悶不感興趣,他們講得太多了,世界足夠圍繞他們轉了。
- 香根草:139.206.73.240最后一集看得讓人心酸得緊,整個人都被厚重的悲哀浸沒,Bette打電話給Joan故意沉默和Joan的深夜聚會幻想那場戲太好哭了。說真的,人更怕老而不是怕死。
- 大河老師:106.93.55.1706/10。溫特伯格用酗酒的失控狀態(tài)抵達無我的境界,片頭年輕氣盛的小團體邊賽跑邊喝掉整箱啤酒、酒精狂歡以至把車廂上的乘務員栓上手銬,青春的力量釋放反抗了學校的禁欲主義,而學生的嬉鬧對應著中年教師回歸生命激情的南柯一夢,從一群教師為付諸實踐人天生的血液中酒精含量只有0.05%的研究成果,在廁所里偷喝伏特加,在門衛(wèi)的衣柜里偷藏酒瓶,到勸說恐懼無法順利畢業(yè)的學生飲酒壯膽,最后好友自殺,伴隨著舒緩傷感的柴可夫斯基樂曲,過程中酒精賦予的勇氣、緩解生存焦慮的虛幻和理性失控的陰霾,正好概括了虛無的人生境遇。溫特伯格諷刺性地插入了歐洲各國領導人舉杯歡慶的影像,并回顧了海明威、丘吉爾等名人借助酒精發(fā)揮最佳狀態(tài)的歷史典故,來展現(xiàn)了酒精助推下超越自我的激情,結尾年輕人們圍繞主角忘我的舞蹈并潑灑酒花,整個場面有著狂喜的神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