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正統(tǒng)文化代言人:36.59.143.136雖然說從勇敢的心到莫扎特傳,美國片都透露著一股濃濃地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味道,但是出于對神經(jīng)病的偏執(zhí)和偏愛,我仍然覺得這是一部好片
- 變態(tài)日報:61.232.104.41不封城病毒擴散,城外人面臨感染威脅;封城造成城內(nèi)人恐慌,引發(fā)暴動。當人道主義遭遇民主,民主的回答是“*市外市民關(guān)于封城的贊成率民調(diào)顯示高達95%”。從政治角度考慮是否封城,的確十分微妙。最后拯救差點被核彈夷為平地的城市的,并不是母愛(人道主義),是小女孩帶有抗體這個帶來希望的事實(功利主義)。這一次,面對沒有解藥的傳染病,人們又該何去何從?病毒是地獄,他人亦是。一個殘忍的事實是:這個世界是歧視傳染病人的,他們被他者化、邊緣化、非人化;從被宣布得病的那個瞬間起,所有的人權(quán)便只是他所獲得的恩賜,因為他已沒有足夠力氣為自己呼喊,政權(quán)是只考慮穩(wěn)定的,人命即數(shù)字、命如草芥,不離不棄的只有親人與愛人
- 葉榕秋:106.91.128.211如今我對萊昂內(nèi)的愛更加深沉。不解西部迷思史便無法讀懂諸多看似閑廢的細節(jié),每個詞眼、手勢、目光..都潛藏必然的象征動機..萊昂內(nèi)是個半后現(xiàn)代導演,西往是一種回應,它解構(gòu)、把玩并重建迷思,沒有將迷思中的能指依能指性解構(gòu)到荒誕重訪和注視的地步,人依舊是符號的容器而非表現(xiàn)主體,乃神話的重組,從受眾已反噬其超真實性的老神話嬗變?yōu)楣獠蕣Z目之新的而已,人再有魅力復雜,也尚不是人。但本就不必對這類有非運動-影像期待,已是巔峰;依托配樂的移情通路我認為只是審美經(jīng)驗差別而不是能被審視為濫情的;何況它不會為了象征動機舍棄劇情現(xiàn)實動機(不開竅的論文電影),這是一個無比巧妙的本子,各人看到各并都爽。萊昂內(nèi)一生注解something to do with death其實就是溫和的存在焦慮下俄狄浦斯的暗幸福性倔強。上述智解不足直觀影像震撼的萬分一。
- 七月三十九:171.9.198.217本想看呂克貝松的安娜,TM下錯資源了??看得人一臉懵逼
- 心香:36.56.57.68【A-】諷刺的是,電影無法以天才的角度去丈量他,只能以“庸才”的視角去凝望他、解構(gòu)他,在堆滿尸體的泥坑中回憶著他的怪笑,哀嘆他曾被掩埋的偉大。